各位這次所提的問題屬於比較專業的方向,我個人所知所學有限,謹就個人的觀察研判做報告,提供參考。
俗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觀音有全縣最長的海岸線(15公里),有三千多年前遺留下來的珊瑚礁、藻礁遺蹟,再加上濱海的淺灘地型適合海水浴場的開發,本來是可以用海岸資源朝觀光方向發展的;但是早年因為反共政策中國對峙時海防是國防重要的一環,海岸雖美,卻是一般民眾的禁地,地區民眾除了無緣享受海岸的美好之外,同時也錯失了整體規劃海岸及其腹地開發的契機。等到解嚴開放海域以後,鄰近土地早已進駐的工業區已經把這片上天賜與的美好土地汙染得面目全非了
至於工業區的進駐,說來話長。19世紀以前,本地的地質除沿海是含鹽的沙地不適農耕外以外,沙地以外的地層屬紅土層較不利農作,境內溪流又多短小,只能靠天吃飯。先民來觀音開墾比臨近地區稍晚,發展也很遲緩。直到日治時期引大漢溪水興築桃園大圳再加上沿海全面種植防風林,自此土地獲得活水的滋潤,耕地面積又大增,農業的發展遂突飛猛進,並帶動了人口的發展,成就了「桃園穀倉」之盛名。
20世紀60年代以後,沿海農作物遭到不明公害的侵襲,農產連年歉收,事後證明汙染來自林口火力發電廠,政府雖透過補償平息民怨,但是大片土地已因此廢耕。廢耕土地旋被不肖業者或租或買斷後,以「一魚三吃」的手法牟非法之利:先是盜採砂石,繼而在盜採後的大型坑洞(這些坑洞在當時有「大峽谷」、「千島湖」之惡名)回填垃圾或工業廢棄物,最後再以廢土(台北興建捷運的廢土等)回填。此也引爆觀音鄉前所未有的環保抗爭潮。
土地汙染的事件逐漸平息後,政府與民間都亟思土地的再利用之道,既然已不適農耕,於是走向工業發展之途就順理成章了。
80、90年代的環保抗爭還無心插柳的促成了觀音鄉蓮花產業的發展,由於當時抗爭的民意高漲,地區人士組成的「大堀溪生態保育協會」在對大堀溪沿線的廠商做水汙染排放的監督之外,也從台南白河引進蓮花產業,經數年的經營,目前「南白河、北觀音」之美名已不脛而走,成為觀音鄉的新興產業,也開啟了觀音鄉另一個觀光的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graphy 的頭像
    geography

    geography

    geogra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